[XF 開箱] 升級 Cypress Cove Core 運算‧影片編輯‧遊戲‧功耗‧溫度全面試 Intel 11th Gen Core

- 辛尼 - 2021-03-30

11 代 vs 10 代實際測試比較

Intel 今次 11 代 Core 處理器,比較可惜就是製程依然是 14nm+++,令到就算是 Core i9-11900K 都要「降格」至 8C16T,與 Core i9-10900K 的 10C20T 比較下就足足少了 2C4T,究竟在效能上會相差多少。至於 Core i7 和 Core i5 方面,編輯部所收到的是 Core i7-11700 與及 Core i5-11600K,測試心較方面則會與上代 Core i9-10900K、Core i7-10700K 和 Core i5-10600K 作比較。測試方面,則會分別從一般應用、溫度、功耗、圖像編輯與及遊戲方面進行。

一般應用效能測試

針對一般應用上的測試,就分別利用 PCMark 和 7-Zip 內建的 Benchmark 去進行比較,當中 PCMark 可以模擬出大家日常使用電腦的習慣去進行效能測試,至於 7-Zip 則可測試處理器在進行檔案壓縮和解壓時的效能。

PCMark

 

7-Zip

短評:從 PCMark 的測試上,由於它主要模擬日常使用的應用程式,當中大部份都未必能全面用盡多核心的優勢,11 代處理器憑著單核心的更高效能,因此整表現上都較 10 代處理器高.至於 7-ZIP 測試方面,由於程式能夠用盡多核心處理器的關係,因此就發現 Core i9-10900K 憑 10C20T 的優勢,效能上就比 Core i9-11900K 為高,至於 Core i7-11700 和 Core i5-11600K,則由於核心數量與上代相同,因此其效能就相對上比 10 代的 Core i7-10700K 及 Core i5-10600K 為高。

 

圖像編輯效能測試

今次的 Core i9-11900K 在核心和線程上為 8C16T,較 Core i9-10900K 的 10C20T 為少,在每個核心的效能更高之下,又是否足以彌補。針對這個部份,就分別以 CineBench R23 來測試處理器在單核心和多核心下的圖像渲染效能;VRMark 和 V-Ray Benchmark 則是針對光影運算的效能;PugetBench for Premiere Pro 則可測試在影片製作時的效能。

CineBench R23

 

VRMark

 

V-Ray Benchmark

 

PugetBench for Premiere Pro

短評:影像編輯類的應用方面,同權視乎程式是否支援多核心處理器與及能否用盡所有核心的效能,以 CineBench R23 為例,由於能夠充份發揮多核心處理器的威力,因此 Core i9-10900K 在多核心測試部份的成績會比 Core i9-11900K 為高,至於單核心效能測試,則 Core i9-11900K 會較高。並且可以留意一點,就相對低階的處理器如 Core i5-11600K 與 Core i5-10600K 比較下,效能增幅會比 Core i9 及 Core i7 系列為高。

 

3D 及遊戲效能測試

後往的遊戲在設計時,大多只會使用到處理器的單核心效能,但隨著現時的遊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設計時或者會能運用到多核心的資源。針對這個部份,顯示卡會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3080,並以 3DMark 進行基本測試。遊戲方面,就分別有 Watch Dogs Legion 與及 Cyberpunk 2077,遊戲均會把畫質設定為最高,並測試 4K 解析度下的效能。

3DMark

 

Watch Dogs Legion

 

Cyberpunk 2077

短評:始終針對 3D 或遊戲的效能,現時大部份都已經依靠顯示卡來處理,因此可以留意到無論是 3DMark 以至實際遊戲測試上,兩代處理器以至不同等級的型號,其實對遊戲的效能來說都沒有影響,因此如果用家的電腦主要以遊戲為主的話,則毋需急於升級。

 

溫度與功耗比較

由於 11 代處理器依舊使用 14nm 製程的關係,在更高效能之下,其熱量將會更高,至於今代 K 系列處理器的 TDP 與上代同樣是 125W,以旗艦級的 Core i9-11900K 為例,在使用 240mm AIO 水冷散熱系統又是否足以控制溫度,測試上會把風扇和水泵的速度設定為最高,再分別量度各款處理器在全負載時的溫度和功耗。

短評:今次 11 代處理器仍然使用 14nm+++ 製程的關係,令到新一代處理器在更高效能之下,核心的發熱量因此而有所提高,就算是配備 240mm AIO 水冷散熱器,Core i9-11900K 的溫度已達到 115 度,若果是放在機箱內使用的話,相信溫度將會再提升,因此真正打算使用 Core i9-11900K 的用家,就建議使用 360mm AIO 水冷又或者是早前曾經為大家介紹過的製冷片水冷散熱器會更適合,至於使用 Core i7 或 Core i5 的用家,則使用 240mm AIO 水冷都已經足夠。功耗方面,隨著每個核心的效能提升,每個核心的功耗亦相對增加,可以留意到 Core i9-11900K 全負載時的功耗就可達 285W 左右,較 Core i9-10900K 的 235W 高出不少,而這個情況在 Core i7-11700 與及 Core i5-11600K 都有相類似的情況。

 

總結

一直以來大家都會對 Intel 的 Core i9 系列處理器的效能抱有最大的期望,但來到 11 代 Core i9-11900K 則由於核心數量由 Core i9-10900K 的 10 個縮減至 8 個,就算每個核心的效能有所提升,其實都未必能彌補到當中的差距,而且熱量及功耗都相當誇張,如果排除對 PCIe Gen4 的支援,單單以效能來說未必能吸引到現正使用 Core i9-10900K 的用家升級。至於較主流的 Core i7 和 Core i5 系列,相對上就有一個較明顯的效能增長,反而對使用 10 代甚至是 9 代處理器的用家更有吸引力。如果用家一心打算升級而有更好的遊戲效能表現,確實在 11 代處理器支援 PCIe Gen4 之下,配搭同樣是 PCIe Gen4 M.2 SSD 可以加快遊戲的載入速度,但始終現時的顯示卡在 PCIe Gen3 或 Gen4 下的效能都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對遊戲增長上沒有幫助。

 

Z590 主機板介紹

ASRock Z590 Taichi

ASRock Z590 Steel Legend

ASUS ROG Maximus XIII Hero

GIGABYTE Z590 AORUS PRO AX

GIGABYTE Z590 AORUS TACHYON

GIGABYTE Z590I VISION D

  1. 第1頁 : 序言
  2. 第2頁 : 11 代 vs 10 代實際測試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