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件配置
今次的主要測試目的,是測試一下以 2 張現時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這張卡皇的實際表現。今次選擇的 GeForce RTX 3090 為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3090 Trinity 三風扇散熱版,三風扇的扇葉數目增加至 11 片,較上代高 10% 的風流量並在顯示卡負載較低時,會處於較低轉速甚至完全停止,減少噪音之餘,亦令風扇的壽命加長。另外,它所配搭的巨型散熱鰭,能夠提供更大的散熱面積,在三風扇配合下能把熱力快速帶走。與核心接觸部份就透過七條銅導熱管,更有效把核心的熱力帶走,再把熱力平均帶到散熱鰭之上。另外,在顯示卡背面的金屬板,除了可以加強顯示卡背面的承托以減少 PCB 長時間使用下出現彎曲變形的問題之外,亦可以為背面的電阻等細小元件提供一定的散熱效果。
AMD 最新旗艦處理器 5950X
今次測試所配搭的處理器,就用上 AMD 近期推出的 Ryzen 9 5950X,採用全新 Zen 3 架構,在全新架構下,處理器內的 CCX(CPU Complex)數目,由 Zen 2 架構的 4 個大幅增加至 8 個,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減少核心與核心之間的延遲,對於 16 核的 AMD Ryzen 9 5950X 顯得更為重要。另外,每組 CCX 內可以直接存取 32MB Cache,以加強單線程下的效能,這部份能有效提升遊戲下的效能表現。時脈方面,旗艦級 16C32T 的 Ryzen 9 5950X,基本時脈為 3.4GHz,最大超頻時脈可達 4.9GHz,並配備 72MB Cache。
X570 全效能主機板
主機板配搭方面,雖然以 AMD 的方針,Ryzen 9 5950X 可以配搭 X470、B450 或 B550 的主機板,但以最能配合 Ryzen 9 5950X 處理器,今次就選擇了 ASRock X570 Phantom Gaming X。這塊主機板採用了 14 相 Digital PWM 供電及 Super Alloy 用料,包括 60A 高規格電感、Nichicon 12K 黑金電容及 Dr.MOS 監控晶片,而供電組更蓋上大型附有導管的散熱片幫助降溫。而最重要就是設有 3 條 PCIe x16 插槽,雙卡時可提供 x8+x8;或三卡時提供 x8+x8+x4,可對應CrossFire、SLI 與及今次測試重點 NVLink 多顯示卡技術,而且每條 PCIe x16 插槽都有鐵片加固,藉此加強承重及耐用程度。
32GB 記憶體避免樽頸
記憶體配置方面,為了模擬高階玩家的情況,將會配搭 ADATA XPG Spectrix D60G DDR4-3600,為滿足遊戲及日常使用上的需要,因此配搭了 32GB 容量,在更高記憶體容量的情況下,對於遊戲需要進行大量渲染時,就可減少因出現樽頸而導致遊戲效能有可能下降的問題,對於日常程式使用上如圖像編輯或影片剪輯都有幫助。
高速 M.2 SSD 加快遊戲載入
追求更好遊戲體驗的玩家,自然想更快可以進入遊戲,並且在遊戲過場時更快,對於玩多人線上第一身射擊遊戲,更快載入遊戲有機會獲得優勢。想減少遊戲的載入時間,選擇擁有高讀寫速度的 M.2 SSD 是不二之選,加上採用 X570 主機板及配搭 Ryzen 9 5950X 下,可以完美支援 PCIe Gen4 M.2 SSD,完美發揮應有的讀寫速度,而今次測試就用上 WD_BLACK SN850 1TB,擁有最高 7000MB/s 的讀取速度。
1000W 火牛為最低要求
基本上硬件的配搭就已完成?若果玩家打算建立 SLI 平台的話,就千萬不能忽視火牛的選擇,以今次的 GeForce RTX 3090 SLI 組合為例,單一張 GeForce RTX 3090 的功耗已經高達 350W,兩張以 SLI 模式運行就功耗已達 700W,再加上 AMD Ryzen 9 5950X 處理器的 105W 功耗,若果再加上其他硬件如主機板、水冷散熱或各種 RGB 裝飾的話,經測試在全負戴時整個系統的負戴大約 900W 左右,因此選擇 1000W 的火牛為最基本要求,因此配搭了 Cooler Master V1000 Platinum。
HDMI 線都要升級
若果玩家打算體驗 8K 的話,電腦與螢幕/電視之間就必需要以 HDMI 線作為連接,而且必需要支援 HDMI 2.1 標準,以滿足高達 48Gbps 的傳輸速度。例如今次就使用了 Monster M3000 系列的 HDMI 光纖線,對應最新 HDMI 2.1 標準,可支援 8K@60Hz 及 4K@120Hz HDR 畫面的傳送需要,而當中採用的光纖線材技術,就更能解決因線材長度而受到電磁或射頻干擾的問題,因此它的長度由 3 米到 20 米不等可供選擇。另外,接頭更採用了 24K 鍍金和專利 V-Grip 設計,並且加上耐用保護層,令線材變得更為耐用及進一步減少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