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 開箱] Razer X ASRock 推出限定主機板 原生內建 Chroma RGB ASRock 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

- 辛尼 - 2020-12-06

序言及開箱介紹

現時越來越多人喜歡 RGB 的燈光效果,無論由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以至週邊產品都會選擇配備 RGB 的產品,但由於不同品之間的 RGB 燈光控制都可能需要專用的軟件,想進行同步控制時就未免會有點不便。Razer 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多種不同的週邊設備,透過其 Chroma RGB 方便用家進行調控,近期 Razer 就與 ASRock 聯名推出首款 X570 Taichi Razer Edition 主機板,同樣內建 Chroma RGB 燈光控制,代表只需利用 Synapse 軟件即可達致全面的操控和同步。

 

沿用 X570 Taichi 規格

今次這款 Razer Edition 特別版,其實以規格和整體設計上,都是沿用 ASRock X570 Taichi,主要分別在於在原有的 RGB 位置換上支援 Chroma RGB 的 Razer 版本。可能有人會聯想到,隨著 AMD 推出新一代 Ryzen 3 處理器,今次 Razer Edition 版本則仍使用 X570 而不等待下代 X600 晶片組。其實,以 X570 來説已經能完美支援整個系列的 Ryzen 3 處理器,更可向下兼容以往的 AM4 處理器,讓用家升級時更具彈性。而且 X570 都同樣可全面支援 PCIe Gen4 標準,無論是配搭新一代的顯示上又或者是 M.2 SSD,都能全面發揮其應有的效能。

 

保留一大片黑色盔甲

從外觀上可以看到這塊 Razer Edition 同樣有一大片黑色盔甲所覆蓋 PCIe 插槽外的位置,當中同時提供到晶片組與及 3 條 M.2 的散熱設計,好處是能夠把各部份的熱力更平均,再配合位於晶片組的小風扇帶走,以達致更好的運作環境。至於主機板背面則同樣有一大片的金屬板,除了可避免長時間使用或安裝太多硬件而令主機板有機會出現變形彎曲的問題之外,亦可同時為主機板背面的元件提供散熱,對降低整塊主機板的溫度都有幫助。

與 X570 Taichi 同樣有一大片的金屬盔甲

供電模組可透過背面的金屬板加強散熱,更有獨特的設計

3 條 M.2 SSD 上都有金屬散熱片

X570 晶片組有小型風扇以提供主動式散熱

把金屬面板拆下後,晶片組更有額外散熱片延伸加快把熱力帶走

 

支援最新 Ryzen 5000 系列

X570 主機板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上下通吃」,由 Ryzen 2000、Ryzen 3000 以至 Ryzen 4000 G 系列處理器都可對應得到,至於今次推出的 Razer Edition 就自然可以同時支援最新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對於打算近期升級的用家就相當之方便。記憶體方面就同樣設有 4 條 DIMM,可支援 DDR4-4666+ 與及 ECC 記憶體,讓有需要的用家組建高階運系統。處理器供電設計,就升級至雙 8-pin 設計,加上 16 相供電及每相對應最高 60A 電流,以滿足想透過超頻提升效能的玩家需要。

為滿足新一代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供電部份升級至雙 8-pin 輸入

供電模組部份自然有散熱片覆蓋

處理器供電模組同樣由 14 相升級至 16 相

MOSFET 的散熱片除了有導熱貼外,兩片之間更有導熱管連接

PWM 控制晶片為 Renesas RAA 229004

配備 4 條 DIMM 插槽,可支援最高 128GB

BIOS 內針對記憶體時脈,最高可達 DDR4-6000

 

全面支援 PCIe Gen4 標準

其他配置上則分別有 3 條 PCIe X16 插槽,可全部支援 PCIe Gen4 標準,同時亦有加上金屬保護框作為強化和保護。當使用單一顯示卡的時候,可支援全速 x16,配備雙顯示卡時則會以 x8 + x8 模式運作,若果使用三顯示卡的話,則會以 x8 + x8 + x4 運作。由於可支援三張顯示卡的關係,標準上就同時支援 AMD Quad CrossFireX 或 NVIDIA Quad SLI,亦可支援雙 NVIDIA RTX 系列顯示卡透過 NVIDIA NVLink 連接。至於 3 個 M.2 介面,均屬於 Hyper M.2 插槽,因此能夠對應 PCIe Gen4 SSD 以達致最高效能,但要注意是當使用第三個 M.2 插槽後,就不能使用第三條 PCIe X16 插槽。

配備 3 個 PCIe 4.0 M.2 SSD

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 1220,支援 7.1 輸出

還有 DAC 晶片 ESS ES9218P

  1. 第1頁 : 序言及開箱介紹
  2. 第2頁 : 升級網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