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無論是各種硬件都會有等級之分,當然越高階的型號,在效能或功能上都會較齊全,但未必所有用家都需要所有的功能。主機板方面,主要就是透過不同的晶片組來作區分,以 Intel 12 代處理器為例,當剛推出時就只有針對高階用家的型號,而當時亦只有 Z690 主機板可以選擇。近日,針對相對入門用家的 12 代處理器都開始發售,其中以 Core i3-12100 各個版本以大約 HKD$1000 左右的售價確實是相當吸引,而 B660 主機板亦陸續登場,B660 主機板的售價同樣大約 HKD$1000 左右,讓預算不多的用家,只需 HKD$2500 以下就能升級。
入門首選 B660 晶片組
Intel 的晶片組針對家用市場的話,主要會分成最高階的 Z 系列與及適合主流用家的 H 和 B 系列。以 Intel 600 系列晶片來看,當中的 Z690 就會是功能最齊全的型號,可支援 K 系列處理器與及記憶體的超頻,總 PCIe Lanes 數量亦是最多,分別有 12 條 PCIe 4.0 和 16 條 PCIe 3.0 Lanes。除此之外,週邊功能上亦能原生帶來多達 4 組 USB 3.2 Gen2x2。至於低一級的 H670 晶片組,主要分別在於刪減了對 K 系列處理器的超頻功能, PCIe 3.0 Lanes 的數量亦由 16 減至 12,同時 USB 3.2 Gen2x2 最多亦只有 2 個,其他 USB 介面的最大數量亦有所減少。至於最低階的 H610 所提供的功能就是最少,除了不支援處理器超頻外,就連記憶體超頻功能亦被同時刪減,並且只能支援單 Channel 模式,加上不支援 PCIe 4.0 與及 USB 3.2 Gen2x2,以規格來說並不吸引。
在整個 Intel 600 系列晶片組來看,對於有要求的用家會推薦使用 Z690,而對於預算有限的用家,則會推薦 B660 配搭入門級 12 代處理器而並非使用 H610 主機板。主要原因是 B660 能夠提供記憶體超頻並支援 Dual Channel 模式,晶片組原生亦有 6 條 PCIe 4.0 Lanes,可以提供最多 2 組 PCIe Gen4 M.2 插槽。USB亦可支援 2 組 USB 3.2 Gen2x2,至於 PCIe RAID 功能雖然同樣不作支援,但以入門級用家來說影響不大。
測試環境設定
今次的測試目的,就是為了一試究竟使用 Z690 和 B660 主機板對效能上是否會帶來影響。始終若果以兩款晶片組的規格來看,除非用家使用 K 系列的高階處理器,又或者需要大量的 USB,否則以配搭入門級 12 代處理器來說,B660 就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測試上,處理器就會配搭目前編輯部手上的 Core i3-12400,Z690 主機板就會選擇使用 DDR4 記憶體的型號,以方便直接與 B660 主機板作比較。測試當中,會使用不同的 Benchmark 程式,從日常應用、遊戲以至剪片等方面進行測試比較。
B660 vs Z690 效能測試
今次的測試比較,會用上 Intel Core i2-12400 處理器,記憶體方面統一為 DDR4-4000,其他硬件與配置均為相同,主要差別就在於主機板之上,B660 會使用 ASRock B660 Steel Legend,至於 Z690 則會使用 ASRock Z690 Extreme WiFi 6E。
PCMark
CineBench R23
7-Zip Benchmark
3DMark CPU
短評:整體來說,除了 PCMark 測試下 B660 平台的效能得分高於 Z690 平台之外,其餘各個針對 CPU 運算效能的測試,Z690 的效能都會略高於 B660,當中相差平均大約是 2% 左右,以這個差異來說其實用家在一般使用情況下都不會感受得到。
V-Ray Benchmark
PugetBench for Premiere Pro
3DMark
Cyberpunk 2077
短評:至於圖像處理與及遊戲測試方面,都有相類似的結果,Z690 平台同樣會有些微的領先,但以大部份的測試項目來說,B660 平台的效能都與 Z690 十分接近甚至完全相同,尤其在遊戲 Cyberpunk 2077 的測試當中,三個測試項目的效能相同。
總結
經過今次針對 B660 配搭入門級處理器的測試看到,當中的效能表現基本上與 Z690 相近甚至相同,雖然當中 Z690 在某部份的測試當中會略為高於 B660 平台,但以 B660 主機板較 Z690 便宜接近一半來說,當中的 2% 的效能損失並不會帶來顯著的影響,相反用家更可以把節省的金錢,選擇高一級的顯示卡又或者是多買一條 M.2 SSD 會更為實際。在較後的時間,XFHK 編輯部就會以 B660 平台配搭較高階的 12 代處理器,再與 Z690 平台作比較。